
10+年國際教育領域經驗,訪遍中國地區400多所國際學校、國際課程實驗班,對深圳廣州、上海等地區的國際學校資訊信息有深入了解,不定期主辦學校教育展會、校長說、家長論壇等。
學習成果分享
12月在愛文是分享之月。
縱覽本學期學習成果和學生作品,
師生合作精心設計布展與互動環節,
邀請家長進入校園,
讓家長現場隨學生介紹了解學期學習成果,
這是愛文一項重要傳統。
我們叫它Celebration of Learning (COL),因為,它真正是一場慶典:
它不僅是一場展示,
還是學生自信心的高光時刻,
創造力的爆棚時刻,
總結與復盤能力的巔峰時刻。
它展示的不僅是一項項成果與具體作品,
而且是愛文學生主導自己學習的能力,
是學生作為“學習者”的那個無比精彩的自己。
小班3-4歲的小朋友們可忙壞了!
他們合作畫出巨幅的愛文標志海報迎接家長,還把本學期愛文探索課程中對交通工具的學習化為合作制作的交通站點,每個小朋友獨立制作出交通工具手工。作品皆由可回收材料制作,一個個牛奶盒、卷紙筒、雞蛋盒都是由家長捐贈的呢~
老師們設計出“站點打卡”制度,小朋友每帶家長參觀一項自己的學習成果,都可以獲得一枚藍色貼紙。家長隨孩子前往各個作品站點,整個流程有如探寶,由孩子主導,孩子們充滿了主動性和自豪感。
在分享會中一起重溫“發現”與“完成”時那種獨一無二的激動吧!
此刻,家長直接看到了孩子們怎樣基于游戲而學習。孩子們教家長如何“復刻”課堂中的香包制作,細細聞艾葉、肉桂等香草的味道,理解“五覺”,動起小手裝袋系緊。
沉浸式雙語學習究竟如何實現?走進愛文“一天中文,一天英文”的教室空間,為孩子以中英文完成的作品而震撼,也感受閱讀角等愛文特色布置。
小小的身體,大大的項目!
用一句話來概括愛文探索課程,那就是,它的主題是整個世界。動手對愛文小朋友極為重要——我們的老師可不會伸手代勞,以展示為目的做出毫無瑕疵的作品。愛文老師更注重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收獲。
從在校園內采集落葉制作“我的家鄉”并作公共演講分享家鄉故事,到制作藝術沙錘,孩子在學到人文、科學、數學知識的同時,也感知到豐富、快樂、成長。
小小世界的2歲小朋友們是超有沖勁的學習者呢!
小馬班這學期關注“幫助者”的主題。思考了消防站與醫院這些近在咫尺的幫助者資源以后,孩子們開辦了“小馬圖書醫院”,修復破損書本。
小兔班從2歲孩子們天然的好奇心落點開始,理解自我的感覺統合和情緒,探索汽車。
小羊班的孩子們喜歡飛機。老師們發現孩子們的興趣點后將這項主題拓得更廣——所有能夠飛翔的事物;進而設計路線、探索旅行目的地,融匯科學知識與人文學習。11月18日,小羊班師生家長還共同前往直升機基地,近距離觀看直升機,開展研學。
獅子和獵豹班的大班孩子通過紡織材料與時裝設計探索創造力。他們居然像真正的設計師那樣制作了“情緒板”(Mood Board, 用一系列拼貼和圖像讓設計師的靈感與情感具像化),學習了“尾巴制作”“做帽子”“垂墜面料”等迷你大師課。孩子們探索了多種物質材料,也同步探索多元文化和自我。
九個站點,九項成果。四年級獨角鯨和白鯨班孩子們花樣迭出,整趟分享之旅驚心動魄,知識爆炸!
從四樓的石器時代博物館英文展覽開始(家長驚呼,“這些單詞我都不認識”!),再前往五樓美術教室,聽孩子們介紹如何合作以月余時間創造出大型紙質藝術品展現史前時代(讓人很難忍住摸一下的沖動!),又走進三樓課堂教室,聆聽孩子們朗讀墻壁上一首首充滿想象力的精彩英文詩,將孩子在數學、沉浸式雙語學習、特色課上的學習成果盡收眼底。
什么,英文里也有“九九乘法表”這種幫助孩子掌握數學計算規則的口訣?
拜訪“除法漢堡店”,看學生以“Does McDonald’s Sell Cheese Burger?”的趣味口訣掌握這句話首字母代表的“多位數除法秘笈”。孩子們還設計紙牌游戲和應用題,將數學知識化為運用數學的能力。
對于在地的全球教育,愛文是認真的!
愛文從來不是一所“國際學?!?,而是帶著全球視野聚焦本地。在幼教和小學階段,愛文以沉浸式雙語教學保證孩子們能以高水平的中英雙語能力學習知識。
喝下一口野生菌湯,如同腦中貼了一個暖寶寶?奶茶像一片大海在呼嘯?看到這個小站以及教室內關于顏色的英文詩,你會為奇思妙想驚嘆,也會被學生雙語描寫和探索世界的能力震撼。
在小學部,愛文探索課程如何結合人文與科學學習?“白鯨旅行社”讓你一探究竟。
孩子們分組以數學知識規劃組團路線和預算;以科學知識探索地理與物候;研究當地文化歷史,學習人文知識;在項目式與跨學科學習中錘煉圖書館和媒體使用技能。
課堂外的真實世界既是目的,也是工具。
一年級“數字單元”學習將要收尾,孩子們對“數”愈來愈親近。他們學習百數表和跳數法,設計數字謎題邀請家長解答,同時在中英文班上小組合作“我們的數字”項目,以美妙的想象創作出數字詩。
83是兩個胖胖雪人
73是長頸鹿和蝴蝶,或者堅硬的墻壁
89是三個眼睛和一個包子,或者我在吹泡泡……
跨學科學習發展出強大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且不忘深度掌握知識和技能。
為什么要以讓孩子向家長介紹項目成果的方式,來展示本學期以來的主題學習?因為我們希望家長關注學習全過程,而不是只看某項精美亮眼的最終成果。
同時,愛文深信個性化學習的價值:學生有差異,我們應當基于差異助力孩子的個體學習,激勵孩子的努力和進步,而不是以千篇一律的作品評估孩子。
一張考卷不能表達孩子的成長。孩子的聲音、思考、愛好、學習過程才能表達那個“真正的人”。
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閱讀時采用不同字體是否會影響我們的記憶?12月15日,高年級項目的學生開啟作品展。
傳統教育往往“一英里寬、一英寸深”,泛而淺。而愛文的高年級學習則專精且深廣,在研學計劃中基于學生個人興趣向深處挖掘,在左書右筑等項目中讓學生能兼顧人文與科學的學術深度和跨學科廣度。
本次左書右筑的STEAM科學展便展示了學生們學習心理學后分組完成的研究成果。
從研究假說到模型搭建,區分實驗組/對照組,宣講論文,制作展示板——現場介紹研究,氣氛火熱!
在左書右筑的人文部分和高年級英語課程中同步研習《哈姆雷特》、《麥克白》后,學生們投入了對莎翁的再創作,分組寫劇本,合作完成從表演到攝制剪輯的全鏈條電影工程。作品展上放映了全體高年級學生完成的《女性、權力與莎士比亞悲劇》再創作,多部迷你影片告訴我們如何以更當代、更女性主義的視角改寫經典。
年輕的“制作方”也在看片會后“答觀眾問”,家長們通過影片看到了孩子令人驚喜的別樣可能性。
10月參訪南頭古城后,高年級學生投入了研學計劃的小組研學,分組從老齡化、移民、環保系統設計、食物等方面深入南頭古城的城市更新。他們實地調研、完成數據分析和3D建模,錘煉研究設計素養與定性/定量研究能力。此后學生將進入個人研學環節。
此刻,離秋季學期結束還有三個多星期。
無論分享以何種方式完成,我們的驕傲和喜悅都一以貫之。
一所學校有它春夏秋冬、年復一年的生命循環。每一學年能夠有所不同,正因為每一年學校都注入新鮮的力量——新的學生,新的老師,新的教學創造。正是我們師生四個月來巨大的共同付出,讓這個學期煥發出特殊的光彩。
學生們止于至善的努力令我們感動萬分。祝賀你,每一位付出努力的愛文人!
*綜合內容來源學校,如有不妥,請告知.
你可能會喜歡
10+年國際教育領域經驗,訪遍中國地區400多所國際學校、國際課程實驗班,對深圳廣州、上海等地區的國際學校資訊信息有深入了解,不定期主辦學校教育展會、校長說、家長論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