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年國際教育領域經驗,訪遍中國地區400多所國際學校、國際課程實驗班,對深圳廣州、上海等地區的國際學校資訊信息有深入了解,不定期主辦學校教育展會、校長說、家長論壇等。
年薪15萬的家庭,傾盡所有送孩子上國際化學校錯了么?
通常提到上國際化學校,國際教育,留學,都默默地給它加了一個門檻——百萬年薪。
最近小幫妹看到了一篇文章,這是一位北漂媽媽的分享——《年薪15萬,讓孩子上國際學校有錯嗎?》。
在這條提問下面,網友都嘲笑這位家長:“擠不進的圈子硬擠”、“虛榮心,不自量力”....
要知道,現在一線城市的國際化學校,裸學費都要在15-30萬左右,各種雜費10萬,也就是說就算全家不吃不喝,孩子穿撿來的衣服,一年也要20萬起步。
身在國際化學校的環境,孩子的吃穿用度,衣食住行,就被對標上了一個階層,就是百萬年薪起步的入場券,不然孩子極大可能連頭都抬不起來。
01
南方都市報“凡人夢想家”欄目刊出一則引發社會熱議的故事:
47歲的環衛工人資阿姨和丈夫2000年到廣州,從事環衛工作至今。夫妻倆月薪加起來一共6000元,為了支持女兒留學,兩人節衣縮食,已經十多年沒有買衣服,每月剩下三分之二的收入在年底匯給女兒,在澳洲留學的女兒是他們最大的安慰。
雖然資阿姨的女兒小莉目前已在澳洲留學3年,但相當多的網友對她的行為表示譴責:
光雅思語言考試,小莉就參加了7次。
小莉還參加了補習培訓班,其中最貴的,一個小時便要價200元。
在知乎,點贊最多的幾個觀點大致是以下畫風:
觀點A:改變出路自然是讀書,但是考7次雅思6.5,還是個很一般的本科,還來澳洲讀英語,我說句不好聽的,這不叫讀書,這叫敗家!
觀點B:平心而論,我沒覺得這個女孩子勵志,我只看到了盲目、自私,以及對于語言的沒有天賦,也可以說是,沒有正確而有效的努力。
觀點C:一個人手上明明只有一點賭注,還喜歡盲目all in,德州撲克遇到這樣的對手一般我很喜歡,因為就是給大家喝湯的魚。
觀點D:去澳洲釣金龜婿,是不是把富二代和富二代爸媽都當成智障了?
幾乎超過大半的回答都在聲討這位姑娘,從自私、盲目,更有不少中產家庭出身的海龜站出來從投入產出比去分析澳洲留學的含金量、前景、錢景,甚至揣測姑娘的留學意圖。
大多數人選擇性忽略了:
小莉最終拿到了6.5分的雅思成績,并獲得了學校的獎學金順利出國;
已留學3年的她,也將成為家族里,擁有最高教育程度的人;
懂事的小莉自己也在勤工儉學。
姑娘前腳剛邁出整個家族走得最遠的一步,身后就跑來一堆把她罵慘了的人。這是寒門難出貴子的奮力掙扎,還是精英社會眼中的不自量力?
02
都說電影源于生活。星爺在《長江七號》中曾扮演過一位民工父親,為了讓兒子過上好生活,他到建筑工地打工,還省吃儉用供兒子上貴族學校,因此還遭到了包工頭的嘲笑:
從包工頭的話來看,民工星爺不配過好日子、一輩子沒有出息、他兒子也不該不自量力去讀貴族學校,好好地做他們底層人們該做的事就得了,安分守己,不要異想天開。
這也正符合大眾的視覺偏好:別瞎折騰了。俗話說得好,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自己多少斤兩還不知道嗎?
心理學上有個叫“定勢效應”的現象。人們在一定的環境中工作和生活,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使人們習慣于從固定的角度來觀察、思考事物,以固定的方式來接受事物。
然而民工星爺卻突破了“定勢效應”:
相信民工星爺的兒子,最壞的結局也不會是走他的老路。
他的兒子最后能走多遠,我們不得而知,但起碼他玩命似地想推下一代往上走上一個社會階層,這種破釜沉舟的勇氣已經超越了不少生活在社會底層、不思突破、甚至勸說子女認命的父母。
后來,他兒子考了100分,這引起了包工頭的嫉妒:他窮困潦倒讓兒子讀貴族學校,他兒子成績還真不錯呢!
當一個從來都生活在你的階層之下,在你眼中應該安分守己,不管怎樣掙扎都無濟于事的人,突然有一天做出了一些讓你感到就算是你自己本人也無法做到的成就時,通常會換來兩種結局:贊美和詆毀。
有人說,對這種吸血似的索求和玩命似的付出進行贊美,是一種殘忍。然而,階級的突破所產生的不可避免的犧牲,是必須面對的,它終究給階級提升帶來了希望。
03
好的教育不一定要花很多錢,但需要用心經營!
有人說,太拼是中國家長獨有的心態,但其實不止國內,英國,美國,全世界的家長都是一樣的。
英國私立學校平均一年學費17,000英鎊,但還是有英國的家長拼盡全力為孩子申到私立學校的位置,就算去不了私立也要附近好的公立學校。
更不用說,我們的鄰居,日本、韓國還有印度,為了備考,這些國家的父母也是舉全家之力,托舉孩子通過教育實現飛躍。
可以這樣說,為了更好的資源,全球的學生和家長都一樣拼盡全力!當然,也就像上文所說那樣,進入好學校很重要,但積極、健康的家庭教育更重要,一些網友反對普通人家送孩子進貴族學校,就是擔心孩子去了之后,心里有落差,自卑,攀比,埋怨父母。
所以,這就需要父母從小培養孩子的三觀和品性,不將一味透支自己,滿足孩子當作愛,親子間平等平衡地相處才是長遠的教育模式。
小幫妹也和大家分享幾點教育想法:
1.好的教育不一定要花很多錢
國際化學校很好,留學海外也很值得期待,然而,教育講究合適,好的教育不一定都要投下巨資,如果家庭有條件,我們可以奮力一搏,如果實在無法,也不必彼此埋怨。
最重要的,還是培養孩子的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為人處世作風。
2.讓孩子獨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
在做選擇時,尊重孩子的意愿;在孩子追求自己的學業、事業時,不給孩子施加過多來自家庭的壓力。
讓家庭成為孩子的港灣而不是桎梏,必要的時候,適當放手,是每個家長都要學會的功課。
3.以身作則,做一個優秀的父母
平日里,強調自己的事自己做,為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負責,關鍵時刻,以身作則,維護公義。
沒有比父母影響更加深遠的榜樣,沒有比言傳身教更加有效的教育方式。
4.陪伴和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
家庭教育中不是只有讀書學習,家長的陪伴對于孩子的成長也很重要。一個溫馨的家庭氛圍,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也能夠創造一個更加適合學習的環境。
教育講究個性化,所以,教育的選擇終究也是個人性的,不管此時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我,是年薪15萬,還是年薪百萬,將來或者是現在,會不會選擇國際化學校,小幫妹想說,找到合適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如果您想要提前了解關于國際化學校的全面信息,家長們可以掃碼關注“幫你擇?!惫娞柫私鈬H學校新資訊!
*圖文來源學校,如有不妥,請告知。
你可能會喜歡
10+年國際教育領域經驗,訪遍中國地區400多所國際學校、國際課程實驗班,對深圳廣州、上海等地區的國際學校資訊信息有深入了解,不定期主辦學校教育展會、校長說、家長論壇等。